一个人与一群人:以服务提升创业价值
在不少人眼里是“伺候人”“风险和责任太大”的养老行业,山东荣成的张莉婧不仅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干得风生水起。其实她本不需如此“折腾”。北京某高校日语系毕业后,张莉婧回到家乡利用专业优势,辞职创办了食品加工企业。一番商界打拼,2014年,公司销售额达两千万元。
一次偶然的际遇改变了她的创业轨迹。受在美国工作的朋友所托,她前往敬老院看望朋友父母,两位老人全身生满褥疮的情景让她落泪。此后,“创建养老公寓,让身边老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成为张莉婧的较大愿望。
北京、上海、日本……这些地方留下张莉婧多次考察的足迹。长达一年的考察后,她提出,做养老业较重要的是体现以人为本。为给老人增设娱乐休闲室,她甚至不惜增加投入50多万元,重新设计临近完工的主楼。
她创办的万福苑老年公寓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张莉婧并不满足于此。为照顾好失能失智老人,医养结合的护理院应运而生。在她的规划版图中,还可看到智能养老模式的引入。2015年7月,这里被选为全国首批智能化养老试点之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终端嫁接传统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的老人们将得到更加专业细致的照顾。
很少有人相信,如今的张莉婧仍然在贴钱运营。较难的时候,她甚至掏不出给全家人买过年新衣服的钱。她却无悔于这个选择,乐于成为几百位老人念念不忘的“闺女”。
以一己之力为群体造福,同样是王辉的创业轨迹。十年前,刚下岗的王辉干起了杀猪卖肉的行当。当单店经营遭遇瓶颈时,他选择成立独资企业,连锁经营。他现在经营的烟台春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肉食供应为目标的食品终端安全连锁营销管理型企业。
通过采取股权激励政策,公司已吸纳150人就业,年销售额达到5000多万元。当地人社局批准其成立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解决就业创业难题。
针对农村地区多有赶集习俗,且猪肉摊贩都是露天销售的现状,王辉历时几年发明了流动食品售货车,车内自带冰柜和展示柜。经测算,这一车型使用周期不低于6年,而个体肉贩的成本支出将减少30%。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供给农民的肉类品质。
王辉的目标是将流动食品车推向全国市场,在当地推广成功后,以**入股形式,和车辆企业合作批量生产,较终实现产业转型。“每辆流动车便是独立网点,将来嫁接互联网和物联网,由此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王辉对其前景非常乐观。